為進一步增強公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,在5月22日“國際生物多樣性日”即將來臨之際,21日,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我市相關部門舉辦了以“萬物共生,和美永續”為主題的宣傳活動。
活動當天,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發改委、科技局、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、水利和湖泊局、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和相關環保志愿者代表來到磁湖濕地公園,開展了形式豐富的“國際生物多樣性日”主題宣傳和科普宣傳活動。通過設置宣傳展板、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倡議簽名和有獎知識問答、發放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資料等方式,提高公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認知度和參與度,讓“尊重自然、順應自然、保護自然”的生態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。
黃石市境內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,生態系統一級類型共7種,分別是森林、灌叢、草地、濕地、農田、城鎮和其他生態系統。我市植物種類繁多,已知有蕨類植物60余種,裸子植物30余種,被子植物2000余種,還有藻類、菌類、地衣、苔蘚等各類植物。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有南方紅豆杉等,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有香果樹、粗梗水蕨、龍舌草等。目前黃石市有野生動物200余種,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2種;黃石市歷年監測記錄鳥類125種,主要棲息地在網湖濕地自然保護區、保安湖國家濕地公園、七峰山森林公園、東方山、黃荊山等生態環境優良的區域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白鶴、東方白鸛等;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小天鵝、水雉等。
近年來,我市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,在政策法規、就地保護、遷地保護、生態保護修復、監督執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。出臺了全省首個地市級規劃《黃石市生物多樣性規劃(2024—2030年)》,圓滿完成我市園林城市復審任務;完成了黃石生態保護紅線評估優化工作,建設完成黃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;加快生態保護修復步伐,深入實施了“綠盾”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等專項行動,大力開展“國際生物多樣性日”“愛鳥周”“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”等野保宣傳活動,不斷提升全社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積極性。
我市將繼續通過研究制定生物多樣性損害賠償政策、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執法體系、加強生物多樣性監測能力建設、開展就地遷地保護、加強宣傳引導發動群眾參與等手段,多措并舉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,為建設美麗黃石,提升生態承載力努力前行。(記者 廖巍巍)
編輯:郭明磊